库存像“吞金兽”,积压的原料、半成品占资金;
工人来回搬物料,其实是“运输浪费”;
机器空转等订单,属于“等待浪费”;
次品返工,是“缺陷浪费”……
这些“浪费”加起来,可能吃掉企业30%的利润!而精益生产咨询,就是帮工厂“找浪费、消浪费”的“医生”。
精益咨询的第一步,是用“价值流图”区分“增值”(客户愿意付费的步骤)和“非增值”(浪费)。比如某电子厂的“插件”环节,工人弯腰插板是增值,但“转身拿元件”就是非增值——通过调整元件摆放,就能消除这个浪费。
拉式生产(JIT):需要多少做多少,不囤货。某汽车座椅厂用看板触发生产,库存降60%;
自働化:设备自己“发现问题”。食品包装线加感应器,次品几乎清零;
5S管理:整理、整顿让现场有序,工具找寻时间从10分钟变1分钟;
持续改进(Kaizen):员工提建议,某食品厂成本降15%。
天行健咨询强调:精益要“落地”,必须让员工从“执行者”变“改进者”。比如某机械厂,通过“标准作业三件套”(节拍时间、作业顺序、标准在制品),让“一人两机”效率提升20%,且成为可复制的标准。
工厂的效率提升,从来不是“靠机器”,而是“靠人”——当每个工人都能识别浪费、改进流程,精益就真正“活”了。